日产奇骏VS丰田RAV4:四驱系统/雪地脱困对比
奇骏所采用的四驱系统跟上一代车型没有区别,还是那套可靠的适时四驱系统,依靠中央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来实现前后扭矩分配,而轮间限滑则通过四轮电子辅助制动系统来实现。奇骏可以通过中央旋钮手动选择三种驱动模式,分别是2WD模式、AUTO模式、LOCK模式。2WD模式为前轮驱动,日常驾驶更省油;AUTO模式下一般情况默认是前驱状态,但传感器监测到各个车轮的转速差也会适时向后轴分配动力;而在LOCK模式下前后轴动力输出分配理论上可以固定在50:50。
RAV4同样是用多片离合器做中央差速器,也是以前驱为主的适时四驱系统,只有前轮打滑时才分配扭矩到后轮,它的轮间限滑功能同样由四轮电子辅助制动来实现。RAV4的四驱系统拥有一个LOCK模式,启动之后会把中央多片离合器完全压紧,理论上可以实现前后50:50的扭矩分配。只要车速保持在40km/h以下,就可以长时间以这种锁定的状态行驶。除此之外RAV4还有一个SPORT模式,这种模式下四驱系统会主动把更多扭矩分配到后轮,来帮助车辆更好的加速。
天然的雪地坑沟比滑轮组更能检验四驱系统的作用,而且也更符合北方用户使用此类城市SUV四驱的用途。既然两车都是以前驱为主的适时四驱,我们就人为的让车辆前轮陷入雪沟中,测试被分配到后轮的扭矩能否帮助车辆脱困。
将使用2WD模式奇骏前轮陷入雪沟后,动力随着空转的前轮全部浪费,自然无法脱困。在使用AUTO模式或是LOCK模式下,一部分扭矩被分配至两个有附着力的后轮,前后轮的转速差别不大,有附着力的后轮推着奇骏得以脱困。由此看来,强度不大的轴间扭矩分配测试难不倒奇骏。
斜着通过雪沟人为让左前轮和右后轮陷入没有附着力的困境,以此模拟交叉轴的局面,更能检验车辆的轴间扭矩分配和轮间限滑能力。当对角线的车轮几乎没有附着力,而右前车轮附着力也较低时,奇骏在2WD固然无法脱困,而在AUTO模式下,虽然车身有向前的趋势,但也有大部分动力从空转的左前及右后轮流失。这样看来,AUTO模式下奇骏轮间限滑能力有限。切换至LOCK模式,在前轮几乎没有打滑的情况下奇骏即成功脱困,有附着力的车轮释放的扭矩充足,轮间限滑作用明显。
奇骏2.5L冰雪脱困测试
RAV4的四驱控制只有自动模式和LOCK两种模式,将前轮陷入雪沟附着力降低后,使用自动模式时,前轮只是经过了轻微的打滑就将扭矩分配到后轮,虽然后轴被分配到的扭矩比例不大,前后轮有着明显的转速差,但车辆仍能成功脱困。这样看来,在自动四驱模式下,RAV4能快速的向后轮分配扭矩。
在斜向通过雪沟模拟交叉轴的测试中,RAV4的对角线车轮几乎没有附着力时,大部分动力从RAV4的左前轮和右后轮浪费。与奇骏的情况一下,在四驱自动模式下,RAV4的轮间限滑能力也十分有限,电子辅助制动不能刹住打滑一侧的车轮。切换至四驱锁止(LOCK)模式,车身依旧没有向前的趋势,扭矩全部从打滑的对角线车轮流失。这种现象无论关闭VSC与否,都会存在。RAV4在四驱锁止模式下的轮间限滑能力与四驱自动模式下基本没有区别。
RAV4 2.5L冰雪脱困测试
一汽丰田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车型bZ5。新车以13万-16万级的亲民价格、550km续航、L2+级智能驾驶辅助等核心卖点,剑指中端纯电市场。
4月23日梅赛德斯-奔驰携旗下梅赛德斯-奔驰、梅赛德斯-AMG、梅赛德斯-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全品牌28款星徽座驾,登陆2025(第21届)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4.1号馆,面向日新月异的汽车行业和中国市场,给出了何以在当下与未来奔驰的答案。
一汽-大众ID. AURA概念车在上海车展期间迎来全球首秀!新车是大众汽车品牌首款基于中国专属CMP平台和CEA架构打造的纯电紧凑级轿车。还搭载了AI助手、L2级辅助驾驶。
今晚,在“别克MPV之夜”活动上,别克品牌宣布:全新大型新能源MPV——GL8陆尚正式上市。GL8陆尚共推出3款车型,售价24.99万元-28.99万元。随着GL8陆尚到来,别克吹响了全面进军新能源MPV市场的号角。
伴随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 “至境” 以及别克 “逍遥” 超级融合架构的到来,别克将全面拥抱电动化,聚焦高端新能源市场。